什么是团伙盗窃未遂,团伙盗窃是怎么量刑的?
一、团伙盗窃罪的量刑
根据《刑法》1、盗窃数额较大,法定刑在三年有期徒刑以下的量刑标准: 1000元以上不满2500元的,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六个月或单处罚金; 2500元以上不满4000元的,处有期徒刑六个月至一年; 4000元以上不满7000元的,处有期徒刑一年至二年; 7000元以上不满10000元的,处有期徒刑二年至三年。2、盗窃数额巨大,法定刑在三年至十年有期徒刑的量刑标准: 10000元以上不满17000元的,处有期徒刑三年至四年; 17000元以上不满24000元的,处有期徒刑四年至五年; 24000元以上不满31000元的,处有期徒刑五年至六年; 31000元以上不满38000元的,处有期徒刑六年至七年; 38000元以上不满45000元的,处有期徒刑七年至八年; 45000以上不满52000元的,处有期徒刑八年至九年; 52000元以上不满60000元的,处有期徒刑九年至十年。3、盗窃数额特别巨大,法定刑在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及无期徒刑的量刑标准: 60000元以上不满78000元的,处有期徒刑十年至十一年; 78000元以上不满96000元的,处有期徒刑十一年至十二年; 96000元以上不满114000元的,处有期徒刑十二年至十三年; 114000元以上不满132000元的,处有期徒刑十三年至十四年; 132000元以上不满150000元的,处有期徒刑十四年至十五年; 150000元以上的处无期徒刑。
二、团伙盗窃罪的罚金
团伙盗窃是共同犯罪,以所有涉案金额量刑,按主从犯承担责任。 在共同盗窃犯罪中,各共犯人基于共同的故意,实施了共同的犯罪行为,应对共同盗窃行为所造成的危害后果负责。审理共同盗窃犯罪案件,应当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形对各被告人分别作出处理:1、对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应当按照集团盗窃的总数额处罚2、对共同犯罪中的其他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共同盗窃的数额处罚。3、对共同犯罪中的从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共同盗窃的数额确定量刑幅度,并依照本法第7条第2款的规定,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犯本罪,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判处罚金。
三、什么是团伙盗窃未遂
刑法第二十三条第一款对犯罪未遂的定义是:“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这是对犯罪未遂从主客观两个方面总的原则性界定。这一原则性界定也同样适用于盗窃未遂,即盗窃者实施盗窃时在客观上“已经着手”,但又“未得逞”,是盗窃未遂。通过上述的内容,可以明确了解到关于团伙犯罪的相关量刑和罚金的处罚条款,关于团伙盗窃未遂,在我国是有明确的法律法规予以惩戒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犯罪行为人是逃脱不了法律的制裁的,所以不能抱有侥幸心理。我们要严于律己,自觉守法。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江莹莹律师,手机:025863091100
@江莹莹律师简介:女,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2013年通过国家司法考试,2014年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2016年取得律师执业证书后一直从事专职律师。业...More>>
·知识产权许可使用费怎样收取的
知识产权许可使用费怎样收取的专利权是一种财产权,所以,任何人要实施专利权,就应当向专利权人支付专利使用费。当然,在实践中,专利权人通过与他人......
·辽宁交通事故赔偿标准是多少?
辽宁交通事故赔偿标准是多少?辽宁交通事故赔偿标准没有统一规定,是因人而异的,计算依据是:1、医疗费:医疗费的赔偿数额,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
·上海市政府合同管理办法的规定
上海市政府合同管理办法的规定上海市合同格式条款监督条例第一条为了规范合同中的格式条款,防止滥用格式条款获取不正当利益,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
·案件检察院退侦能取保吗?
一、案件检察院退侦能取保吗?检察机关将刑事案件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的,如果在侦查期间如强制措施到期的,如果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公安机关可能将......
·介绍童工的人怎么处罚?
很久以前,使用童工在社会上并不认为是有问题的,但随着义务教育和儿童权利的普及,童工问题也越来越被国家和人们重视,为此国家还出台了未成年人保护......
·遗赠与遗赠扶养协议的区别是什么?
日常生活中,一些老年人由于没有子女,会选择通过遗赠的方式将死亡的财产赠与给集体或者个人。或者有的人为了能够让自己老有所依,会通过和他人签署遗......
·夫妻分居几年后可自动离婚
民法典规定,分居两年,可以向法院起诉离婚。并非分居两年婚姻关系就自动解除,更非离婚前必须先分居两年。而夫妻提出因分居作为离婚的理由,由两个必......
·分两种情况:
分两种情况:1、按法律规定只要构成犯罪、就是终身禁驾,2、没达到犯罪标准的,还可以考。二、法律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 违反道路交通......
·教师适用劳动合同法吗?
在劳动合同法实施之前,教师作为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其劳动关系主要是基于人事关系而存在,即由行政事业单位相关法规来认定和管理教师与用人单位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