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建立劳动关系未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关系如何认定?
一、怎样确定劳动关系
(一)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
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2、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3、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二)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三)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四)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五)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六)考勤记录;
(七)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二、劳动关系的认定
根据劳动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12号)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
(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2)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3)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1)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2)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3)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4)考勤记录;
(5)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根据《劳动法》第十六条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
对于已建立劳动关系未签订劳动合同的问题,从文章中我们知道,对于劳动关系的认定有两种,一种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另一种是签订了劳动合同,对于后一种,劳动关系是很好认定的。对于没有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但是又存在劳动关系,就必须要具备相应的凭证才能确认劳动关系。以上就是我们整理的内容。有在线律师,如果您有任何的疑惑,欢迎您随时咨询。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江莹莹律师,手机:025863091100
@江莹莹律师简介:女,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2013年通过国家司法考试,2014年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2016年取得律师执业证书后一直从事专职律师。业...More>>
·哪个部门解决一房多卖的问题
哪个部门解决一房多卖的问题协商不成到法院起诉主张对方承担违约责任赔偿损失。如果是开发商一房二卖,你可以要求开发商承担2倍购房款以内的赔偿;如果......
·一、人身意外保险金能作为遗产吗?
一、人身意外保险金能作为遗产吗?1、人身意外保险金能作为遗产被继承,但是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如果保险合同中已指定了受益人,在被保险人死亡后,其......
·借款用途不合法该如何处理
在生活中,人无信不立,同时,还不能违反法律的规定。而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了,借款人在借款时一定要确保借款用途是合法的。那么,在借款活动中,如果借......
·签租赁合同应注意哪些条款?
签租赁合同应注意哪些条款?租赁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项法律活动,为了尽可能避免在租用过程中产生不必要争议,所以在签订合同时一定要注意相关事项。在......
·图书出版合同关于专有出版的规定是什么?
图书出版合同关于专有出版的规定是什么?一、图书出版合同关于专有出版的规定是什么?图书出版合同关于专有出版的规定是出版者在合同约定的期间内享......
·民法典40条内容是什么?
民法典40条内容是什么?我国的公民都有依法行使民事行为的能力和享受民事法律保障的权益。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是我国公民民事行为的规范......
·刑事拘留的最长时间是多久
刑事拘留的最长时间是多久刑事拘留与行政拘留是不同的,前者属于刑事强制措施中的一种,而后者则属于行政方面的处罚了。但就刑事拘留来看,这也是有......
·装饰装修合同有诉讼时效吗?
装饰装修合同有诉讼时效吗?装饰装修合同有诉讼时效,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对于合同诉讼时效的期限一般为三年,即如果涉及到合同矛盾和纠纷的,可以在三年......
·公司注册资金可以减少吗
公司注册资金可以减少吗注册资金代表着公司拥有财产的实际数额,只能够反映初期投入的资本,是你公司实力的一种象征符号,证明其至少能够承担同等注册......
·故意伤害2级伤残需要支付的赔偿金是多少?
故意伤害2级伤残需要支付的赔偿金是多少?故意伤害2级伤残需要支付的赔偿金为几千到几十万元不等,协商赔偿金时需要遵守以下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
·离婚中子女抚养费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虽然在离婚案件中,存在夫妻双方共同抚养孩子,或者一方抚养孩子,但是出于不想再与对方有往来的情形,但是在大多数情形下,都是由一方拥有孩子的抚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