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房的面积要怎么计算
目前商品房面积的计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按套为单位进行计算,另一种是按商品房套内面积进行计算。对于大多数购房者而言,商品房面积的计算都是按套内面积进行计算。
那么商品房套内建筑面积应该怎么计算呢?根据我国《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及公用建筑面积分摊规则》第7条规定:套内建筑面积系指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及套内阳台建筑面积之和。这里的套内使用面积系指房屋内全部可供使用的空间面积(按《住宅建筑设计规范》规定的方法计算)。
套内墙体面积由商品房各套(单元)内使用窨周围的维护和承重墙体构成,有共用墙及非共用墙两种,其中,商品房各套(单元)之间的分隔墙、套(单元)与公用建筑空间之间的分隔墙以及名墙(包括山墙)均为共用墙,共用墙墙体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入套内墙体面积;非共用墙墙体水平投影面积全部计入套内墙体面积。套内阳台建筑面积系指套内各阳台建筑面积之和(按国家现行《建筑面积计算规则》进行计算)。
二、商品房面积出现误差可以退房吗?
商品房面积出现误差可以退房吗?能否退房需要根据相关规定以及合同的约定进行判断。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解释》第十四条规定:“出卖人交付使用的房屋套内建筑面积或者建筑面积与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面积不符,合同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处理;合同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以下原则处理:
(一)面积误差比绝对值在3%以内(含3%),按照合同约定的价格据实结算,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的,不予支持;
(二)面积误差比绝对值超出3%,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的,应予支持。买受人同意继续履行合同,房屋实际面积大于合同约定面积的,面积误差比在3%以内(含3%)部分的房价款由买受人按照约定的价格补足,面积误差比超出3%部分的房价款由出卖人承担,所有权归买受人;房屋实际面积小于合同约定面积的,面积误差比在3%以内(含3%)部分的房价款及利息由出卖人返还买受人,面积误差比超过3%部分的房价款由出卖人双倍返还买受人。”
因此如果商品房出现了面积误差,购房者需要退房的,还需确定面积误差比是否超出了3%,如果超出了才可以申请退房。
购房者购买商品应支付的总价款与房屋的面积直接挂钩,因此一旦面积出现误差,购房者的合法利益会因此严重受损。购房者在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时应对房屋面积误差数值以及处理方法进行约定,若发现商品房的面积出现问题,那么就按照约定好的内容进行处理。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江莹莹律师,手机:025863091100
@江莹莹律师简介:女,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2013年通过国家司法考试,2014年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2016年取得律师执业证书后一直从事专职律师。业...More>>
·工伤认定什么时候生效
工伤认定什么时候生效1、工伤认定书下达后,如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15日内没有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即可生效,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
·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外村人需要符合什么条件
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外村人需要符合什么条件一、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外村人应满足的条件土地经营权可以流转给本村民小组以外的人,但要符后两个条件......
·怀孕期间公司倒闭赔偿标准是什么?
我国的市场经济竞争那激烈,因此有很多公司在竞争的过程中出现倒闭或者被吞并的情况,公司倒闭直接影响的将会是公司的员工,因为员工直接会面临的是失......
·立法目的
立法目的该条款为了维护诚实信用原则,对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商标予以保护,以制止恶意抢注的行为,是对商标注册制度的有效补充。二、适用要件及......
·软件著作权登记费用需要多少?
软件著作权登记费用需要多少?申请进行软件著作权登记的,需要支付一定的登记费用,并且这个登记的程序比较烦琐。不过,软件著作权登记尽管不再是强......
·转让按揭二手房有什么注意的
在我们生活的周边,您可能看到过这样的情况:购房者在房屋贷款还没有还清的情况下,由于需要用钱,不得不将该按揭买来的二手房再卖出去。那么,对于转......
·开假票偷税漏税罚多少?
开假票偷税漏税罚多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五条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离婚房产如何分割,司法解释是如何规定的
离婚房产如何分割,司法解释是如何规定的离婚房产如何分割司法解释是如何规定的(一)一方赠与另一方房产,离婚房产如何分割?《婚姻法司法解释三》......
·占有改定与简易交付的区别有哪些
占有改定与简易交付的区别有哪些?1、生效时间不同:简易交付是买卖合同生效后,所有权转移。占有改定是买卖合同生效后,双方又成立了允许出卖人继续占......
·右手食指末端骨折工伤鉴定委托范本是什么?
劳动人员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人员,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所以国家出台多方面的规定来保障劳动人民的权益。劳动人员在工作中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