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同居关系能去法院起诉吗
解除同居关系能去法院起诉吗?当事人请求解除同居关系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当事人请求解除的婚姻关系属于“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或者当事人解除同居地请求涉及财产分割及子女抚养纠纷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审理。那结束同居时财产如何分割?请看下文的介绍。
一、解除同居关系能去法院起诉吗
同居关系并不是依法和通过法律途径建立起来的,那么其解除也无须运用法律手段,自行解除即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法》的若干问题的解释(二)中第一条就明确规定:“当事人起诉请求解除同居关系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法院对要求解除同居关系的案件通常都不予受理。
但是,对于已婚者与他人同居的纠纷,或者因未婚同居引起的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方面的争端,该条款进一步规定:“但当事人请求解除的同居关系,属于婚姻法第三条、第三十二条、第四十六条规定的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并依法予以解除”,并且“当事人因同居期间财产分割或者子女抚养纠纷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由此可以看出:第一,如果同居一方是已婚者,即属于“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或者涉嫌重婚罪的,因违反了婚姻法关于夫妻相互忠诚的原则,构成离婚过错,法院应当受理。
第二,涉及到同居期间的财产分割纠纷的,例如同居期间的收入、同居期间共同购买的房产、同居期间的债权债务等,按照一般共有的财产关系来处理,存在纠纷的法院应当受理并予以解决。
第三,如果是涉及到同居期间所生子女的抚养问题,法院也应当受理。
二、解除同居关系时财产如何分割
1、最高人民法院审理未办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案件若干意见第10条规定:
解除非法同居关系时,同居生活期间双方共同所得的收入和购置的财产,按一般共有财产处理。
2、这里需要明确的是按共有财产处理的仅为同居生活期间双方共同所得的收入及共同出资配置的财产,也就是同居期间一方的个人财产仍归一方所有,无法分清权属的一般认定为共同财产。
3、《若干意见》第8条规定:具体分割财产时应照顾女、儿童的利益,考虑财产的实际情况和双方的过错程度,妥善分割,应根据对共同财产的贡献大小,出资比例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妥善处理。
根据婚姻法相关规定,除非是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情况,其他同居人提起诉讼请求解除同居关系的,法院不受理。但是您可以起诉请求法院处理同居财产的分割纠纷。去法院起诉的程序、需要收集的证据及其诉讼中的相关注意事项,具体内容你可以咨询一下的专业律师。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江莹莹律师,手机:025863091100
@江莹莹律师简介:女,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2013年通过国家司法考试,2014年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2016年取得律师执业证书后一直从事专职律师。业...More>>
·遗嘱继承的法律特征是什么
遗产的遗产并不仅仅只有法定继承这一种方式,实践中还是有不少人采取的是遗嘱继承,可能您也曾听说过。那么这个遗嘱继承的法律特征是什么呢?而要是多......
·北京市职工工伤鉴定标准是什么?
北京市建筑工人数量庞大,一些工人在工地干活的时候难免出现意外,导致人身伤害。这时,其应该向北京市社保机构提出工伤认定,确定属于工伤的,再进行......
·深圳抢夺罪数额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您知道深圳抢夺罪数额标准是多少吗?由于深圳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因此就不能将其关于抢夺罪的犯罪数额与其他地区规定的一致,这样只会造成不公平。......
·抢劫罪中的构成要件
抢劫是在我们生活中时常发生的暴力行为,不仅损害他人的利益,而且对社会治安造成威胁。所以必须有效防范,增强安全意识。今天我们将为您讲解抢劫罪中......
·遗赠与遗嘱的效力哪个优先
遗赠与遗嘱的效力哪个优先在法律效力上,遗嘱与遗赠的效力是相同的,因为立遗嘱人要么在遗嘱中确定遗嘱继承,要么在遗嘱中确定遗赠。如果在遗嘱中,既......
·父亲去世哪些钱不算遗产继承的范围?
一、父亲去世哪些钱不算遗产继承的范围?父亲去世不算遗产继承的范围有:1、与合同当事人的人身密切相连的债权不能作为遗产。(1)委托合同中委托人......
·增值扩股,注册资本需要变更吗?
增值扩股,注册资本需要变更吗?一、增值扩股,注册资本需要变更吗?有变更的;增资扩股实际涉及公司股东和注册资本的变更,主要流程如下:1、拟......
·想要更改探视协议可以吗
夫妻双方由于感情不和决定离婚,那么两人所生的孩子只能归一方所有,至于归谁则由双方协商或由法院裁决,另一方可与抚养孩子的一方签订探视协议,在规......
·在我国企业融资有什么要求
在我国企业融资有什么要求很多企业在刚刚进行创办的时候,或者企业在经营过程当中出现资金周转不灵的时候,这种情况下都有可能会通过融资的方式来解决......
·坚持男女平等原则:在分割共同财产时
坚持男女平等原则:在分割共同财产时,双方应有平等的权利,不能因为一方经济收入较低、没有经济收入而少分或部分给他(她)财产。第二、坚持照顾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