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忘物品罪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一直以来,我们国家都提倡拾金不昧这种优秀的品格,也就是说,捡到他人的遗失物的时候,应当及时的办法,但是却是现实中存在着遗忘物品拒不归还,很多人想了解遗忘物品罪的法律规定是什么?实际上我们国家不存在着遗忘物品罪,但是如果遗忘物品将其占有的话,那么可能构成侵占罪。
一、遗忘物品罪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刑法 第二百七十条 【侵占罪】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
二、侵占罪的他人遗忘物如何认定?
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即明知属于他人交与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而仍非法占为己有。犯罪对象只限于三种财物:
1、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
2、他人的遗忘物,遗忘物不等于遗失物,也不同于遗弃物;
3、他人的埋藏物。
这里所说的“遗忘物”,是指由于财产所有人、占有人的疏忽,遗忘在某处的物品。在实践中,遗忘物和遗失物是有区别的:遗忘物一般是指被害人明确知道自己遗忘在某处的物品,而遗失物则是失主丢失的物品,对于拾得遗失物未交还失主的不得按本罪处理。物主先是自愿将财物放在某处,后因主观上的疏忽大意,一时忘却了该物,但在较短的时间内又记起了该物并有可能立即返回原处寻找。因而,物主与物之间的特有关系只是一定程度的松弛或减弱,但并未因此而消失。遗忘物仍在遗忘者所能控制、支配的范围内。所谓的遗失物是指不基于所有人或占有人的意思而偶然失去的占有的动产。因其一般不知物之所在,故称为遗失物。
遗忘物品罪的法律规定是什么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在这里提醒您的是,遗失物和遗忘物是存在着本质上面的区别的,或将他人的遗忘物捡到之后,并且不归还给物品的所有人私自占有,会构成我们刑法当中规定的侵占罪,除此之外,遗忘物也给您简单介绍。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江莹莹律师,手机:025863091100
@江莹莹律师简介:女,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2013年通过国家司法考试,2014年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2016年取得律师执业证书后一直从事专职律师。业...More>>
·超经营范围抢注商标合法吗?
一、超经营范围抢注商标合法吗?超经营范围抢注商标在法律层面是没有明确禁止的条文的,但是抢注商标在任何情况和前提下都是不建议也是不道德的一种......
·国家与政府对私募基金有哪些措施
国家与政府对私募基金有哪些措施一、国家与政府对私募基金有哪些措施具体监管措施有以下三方面:(一)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依法对私募基金管理人......
·两个轻微伤够寻衅滋事吗
两个轻微伤够寻衅滋事吗轻微伤属于治安处罚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
·车子过户需要什么材料?
车子过户需要什么材料?二手车办理过户手续,需要买卖双方当事人出具各自的身份证,如果是异地户籍的,还需要有车辆登记地区的居住证。车辆需要事先处理......
·一、离婚期间贷款买房属于共同债务吗?
一、离婚期间贷款买房属于共同债务吗?离婚期间贷款买房一般不认定是夫妻共同债务的,因为夫妻共同债务要不就是配偶支持另一方去借款,或者是用于夫妻......
·贩卖毒品罪隶属经济犯罪吗
不是经济犯罪。《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
·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包括哪些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包括哪些内容?现如今,我国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对于办事质量跟办事效率都有了一定的要求,为了提高我......
·现在社会中离婚率普遍提高
现在社会中离婚率普遍提高,也就是说双方对于离婚的态度渐渐有了改变,对于离婚双方家庭有两个子女来说,就涉及到双方孩子抚养权的问题,到底离婚两个......
·工厂倒闭工资怎样赔偿?
工厂倒闭工资怎样赔偿?一、工厂倒闭员工如何赔偿?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经济补偿的赔偿标准:1、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
·单位应该如何注销股东证?
单位应该如何注销股东证?办理股票账户的销户需要经过如下几个步骤的手续:第一步:到你之前开立股票账户的营业部(必须是你之前开股票账户的券商营业部......
·判死刑终获无罪申请国家赔偿的程序是如何规定的?
为了减少冤假错案的发生,国家立法机关制定了各项法律规范,要求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严格按照程序审理案件。但尽管如此,就司法实践来说,依旧存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