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发现童工怎么处理
如果发现童工怎么处理
如果工厂招了童工。就应该迅速采取童工补救措施!不然后果将非常严重,无论任何一家认证或验厂对童工的使用的处理都十分严格!
公司因证件原因而错雇用童工,一经发现,应立即通知行政经理或者人事主管,同时填写《童工﹑未成年工登记表》外,并采取下列补救措施:
1、公司行政人事部先上报当地劳动部门,待劳动部门再复核证实。
2、立即停止其工作,并送医院进行体检,保证其健康未受到工作影响,体检费用由工厂承担。
3、如果劳动部门确认属实,根据劳动部门意见公司将作以下安排:
a、额发放所有薪资。
b、派人护送其回家,并交其监护人,一切旅程费用由工厂承担。
c、对于介绍童工进入工厂的个人或者团体,公司将按相关法律法规作出处理。
d、严查误用童工事件原因,对于疏忽职守者,公司将按厂规作出相关处理
e、如果该童工还未完成义务教育,应该还要支付其义务教育费用,帮助其完成义务教育
第一步:修改人事招聘规范;
第二步:宣导或张贴上墙;
第三步:由人事部给历史性童工办理离职及入职手续以防后续被查出;
第四步:开具纠正措施单并回复。
先给他体检,以后每半年要安排一次,知道成年的时候也要做一次体检未成年期间不能安排其加班制定童工和未成年工保护政策,如果要做离职的话先做好体检,再结算工资,完了最好有护送回家的证明。
二、用人单位雇佣童工如何处理
一般来说年满18周岁才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但是我国法律还规定,年满16周岁以自己的劳动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因此,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应查验劳动者是否年满16周岁,否则可能会因使用童工而被罚。禁止使用童工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做法,我国也明确禁止使用童工。童工是指未满16周岁的劳动者。《劳动法》第94条和《禁止使用童工规定》中规定,单位擅自使用童工属于违法行为,需要承担如下法律责任:
(一)用人单位使用童工的,有劳动保障部门按照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处5000元罚款的标准给予处罚;在使用有毒物品的作业场所使用童工的,按照国务院制定的《使用有毒物品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的罚款幅度,或者按照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处5000元罚款的标准,从重处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并应当责令用人单位限期将童工送回原居住地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所需交通、食宿费用全部由用人单位承担。
(二)用人单位使用童工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之日起,逾期仍不将童工送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从责令限期改正之日起,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处10000元罚款的标准处罚,并由工商行政部门吊销其营业执照或者由民政部门撤销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用人单位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由有关单位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
(三)童工患病或者受伤的,用人单位应当负责送到医疗机构治疗,并负担治疗期间的全部医疗和生活费用。
(四)童工伤残或者死亡的,用人单位由工商行政部门吊销营业执照或者或者由民政部门撤销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用人单位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由有关单位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用人单位还应当一次性地对伤残的童工、死亡童工的直系亲属给予赔偿,赔偿金额按照国家工商保险的有关规定计算。
(五)拐骗童工,强迫童工劳动,使用童工从事高空、井下、放射性、高毒、易燃易爆以及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使用不满14周岁的童工,或者造成童工死亡或者严重伤残的,依照《刑法》关于拐卖儿童罪、强迫劳动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整理的有关信息,在上文中也回答了发现雇佣童工怎么办,在我国,劳动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都对未成年人的权益进行了保障,如果用人单位在无意中雇佣了童工后,一定要及时的纠正错误,如果执意雇佣童工,也将会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希望您做到遵纪守法。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江莹莹律师,手机:025863091100
@江莹莹律师简介:女,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2013年通过国家司法考试,2014年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2016年取得律师执业证书后一直从事专职律师。业...More>>
如果工厂招了童工。就应该迅速采取童工补救措施!不然后果将非常严重,无论任何一家认证或验厂对童工的使用的处理都十分严格!
公司因证件原因而错雇用童工,一经发现,应立即通知行政经理或者人事主管,同时填写《童工﹑未成年工登记表》外,并采取下列补救措施:
1、公司行政人事部先上报当地劳动部门,待劳动部门再复核证实。
2、立即停止其工作,并送医院进行体检,保证其健康未受到工作影响,体检费用由工厂承担。
3、如果劳动部门确认属实,根据劳动部门意见公司将作以下安排:
a、额发放所有薪资。
b、派人护送其回家,并交其监护人,一切旅程费用由工厂承担。
c、对于介绍童工进入工厂的个人或者团体,公司将按相关法律法规作出处理。
d、严查误用童工事件原因,对于疏忽职守者,公司将按厂规作出相关处理
e、如果该童工还未完成义务教育,应该还要支付其义务教育费用,帮助其完成义务教育
第一步:修改人事招聘规范;
第二步:宣导或张贴上墙;
第三步:由人事部给历史性童工办理离职及入职手续以防后续被查出;
第四步:开具纠正措施单并回复。
先给他体检,以后每半年要安排一次,知道成年的时候也要做一次体检未成年期间不能安排其加班制定童工和未成年工保护政策,如果要做离职的话先做好体检,再结算工资,完了最好有护送回家的证明。
二、用人单位雇佣童工如何处理
一般来说年满18周岁才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但是我国法律还规定,年满16周岁以自己的劳动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因此,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应查验劳动者是否年满16周岁,否则可能会因使用童工而被罚。禁止使用童工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做法,我国也明确禁止使用童工。童工是指未满16周岁的劳动者。《劳动法》第94条和《禁止使用童工规定》中规定,单位擅自使用童工属于违法行为,需要承担如下法律责任:
(一)用人单位使用童工的,有劳动保障部门按照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处5000元罚款的标准给予处罚;在使用有毒物品的作业场所使用童工的,按照国务院制定的《使用有毒物品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的罚款幅度,或者按照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处5000元罚款的标准,从重处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并应当责令用人单位限期将童工送回原居住地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所需交通、食宿费用全部由用人单位承担。
(二)用人单位使用童工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之日起,逾期仍不将童工送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从责令限期改正之日起,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处10000元罚款的标准处罚,并由工商行政部门吊销其营业执照或者由民政部门撤销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用人单位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由有关单位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
(三)童工患病或者受伤的,用人单位应当负责送到医疗机构治疗,并负担治疗期间的全部医疗和生活费用。
(四)童工伤残或者死亡的,用人单位由工商行政部门吊销营业执照或者或者由民政部门撤销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用人单位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由有关单位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用人单位还应当一次性地对伤残的童工、死亡童工的直系亲属给予赔偿,赔偿金额按照国家工商保险的有关规定计算。
(五)拐骗童工,强迫童工劳动,使用童工从事高空、井下、放射性、高毒、易燃易爆以及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使用不满14周岁的童工,或者造成童工死亡或者严重伤残的,依照《刑法》关于拐卖儿童罪、强迫劳动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整理的有关信息,在上文中也回答了发现雇佣童工怎么办,在我国,劳动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都对未成年人的权益进行了保障,如果用人单位在无意中雇佣了童工后,一定要及时的纠正错误,如果执意雇佣童工,也将会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希望您做到遵纪守法。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江莹莹律师,手机:025863091100
@江莹莹律师简介:女,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2013年通过国家司法考试,2014年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2016年取得律师执业证书后一直从事专职律师。业...More>>
·宿迁市住宅小区房屋质量管理条例要求是怎样的
宿迁市住宅小区房屋质量管理条例要求是怎样的因房屋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不能交付使用,或者房屋交付使用后,房屋主体结构质量经核验确属不合格,买受......
·软件著作权登记代理公司怎么选?
软件著作权登记其实并不是特别复杂的事,但对于初次接触的人来说可能还是会不知所措,不知道要准备什么材料,不知道要到什么地方办理,特别是现在的人......
·拾得遗失物具有遗失物所有权吗
拾得遗失物具有遗失物所有权吗中华民族具有很多的优良品德,拾金不昧就是其中的一种。我们一般都会对自己的私有物品保存好,但是有的时候会因为自己的......
·如果光凭打架能解决问题吗?
虽然我国的国民法律意识现在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是打架斗殴这种事还是很常见,特别是街边的大排档这种人员密集,容易激发矛盾的公共场所,导火索可能......
·审查起诉期限可以延长几个15天?
审查起诉期限可以延长几个15天?可以延长三个十五天,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审查起诉阶段,一般为一个月的期限。但根据案件复杂程度,最多可以延......
·黑客取保候审的流程是什么?
黑客取保候审的流程是什么?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第二款明确规定“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但具体的执行程序没有明确规定。虽然程序没有规定,但不要......
·法律援助申请范围包括哪些
法律援助申请范围包括哪些在现实生活中,随着法律意识的提升以及法制教育的普及,当我们遇到了纠纷和矛盾,选择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