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的期限是多久?
工伤认定是劳动行政部门依据法律的授权对职工因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是否属于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给予定性的行政确认行为。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二、申请工伤认定要注意哪些问题?
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应当由省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的事项,根据属地原则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办理。
用人单位未在上述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1)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是指法律规定或者单位要求职工工作的时间;用人单位规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是指单位确定的工作时间。
A、构成工伤限于发生在工作时间内的事故伤害;
B、在工作时间以外的事故伤害一般不构成工伤。
(2)工作场所:工作场所是指职工日常工作所在的场所,以及领导临时指派职工从事工作的场所。
A、构成工伤限于发生在工作场所内的事故伤害;
B、在工作场所以外的事故伤害一般不构成工伤。
(3)工作原因: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构成工伤。
虽然不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之内,但是只要事故伤害与工作有关,是因执行职务或者业务的原因而发生,也构成工伤。
(4)主观过错:除了劳动者本人故意造成事故伤害以外,即使劳动者有过失或者重大过失,仍然认定为工伤 。
(5)其他:特殊情况下构成工伤,仅限于《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特殊情形。
在上述内容中都有十分详细的介绍,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助您解决您所遇到工伤认定问题。工伤认定对于工伤职工来说是比较重要的。现实生活中,工伤事故时常发生,尤其是对于建筑工人等体力劳动者来说,工伤事故的发生概率更大,因此劳动者应该了解工伤认定有关的知识,以便在发生工伤事故时能够及时申请工伤认定,享受工伤待遇,以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在申请工伤认定的过程中,如果您有遇到问题,不妨咨询一下劳动争议方面的专家律师的意见。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江莹莹律师,手机:025863091100
@江莹莹律师简介:女,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2013年通过国家司法考试,2014年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2016年取得律师执业证书后一直从事专职律师。业...More>>
·预备阶段的犯罪中止认定是怎样的
预备阶段的犯罪中止认定是怎样的行为人在犯罪预备的过程中,着手实行犯罪之前而停止实施犯罪行为的,属于预备形态的中止。当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
·醉驾要在当地司法局开什么证明?
醉驾要在当地司法局开什么证明?司法局要出具社区矫正评估意见书,看是否可以适用缓刑,法院下达判决缓刑后,判决书生效后10日内需要到司法局报到。一般......
·离婚净身出户是否要支付抚养费?
离婚净身出户是否要支付抚养费?离婚后,父母对未成年的子女仍有给付抚养费的义务,关于子女抚养费的协议或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
·司法鉴定委托期限是多久?
诉讼中涉及到需要鉴定的证据的时候就会要求当事人或者法官委托专门的机构来进行鉴定,但是急于想得到证据的相关结果的当事人可能会对鉴定期限会很关注......
·个人申请解除劳动合同模板是怎样的
个人申请解除劳动合同模板是怎样的个人与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的范本应该包括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基本信息;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的时间、部门和工资......
·补充侦察两次证据不足怎么办?
一、补充侦察两次证据不足怎么办?补充侦察两次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公安机关应该撤销案件,解除羁押。补充侦查以二次为限,二次补充侦查后,仍证据不......
·欠债不还法律后果是什么?
欠债不还法律后果是什么?一、欠债不还法律后果是什么?欠款不还,这是借款合同关系,属于民事行为。对方如果逾期不还钱,债权人可以携带相关的借贷证......
·工程质量保险和质量保证金的定义是什么?
工程质量保险和质量保证金的定义是什么?工程建设中最应该引起重视的就是质量问题,只有符合验收标准的工程质量才能投入使用,才能保障人们身心和财......
·一、关于解除劳动合同的补偿标准是什么?
一、关于解除劳动合同的补偿标准是什么解除劳动合同的补偿标准有以下几点1、协商解除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超过12年的,按12年算)2、因......
·刑事案件被告人上诉的条件是什么?
刑事案件被告人上诉的条件是什么?刑事案件被告人上诉的条件是:1.必须有合格上诉人和被上诉人。2.必须是依法允许上诉的判决裁定。3.符合法定的上诉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