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多长时间一方可以起诉离婚证?
一、结婚多长时间一方可以起诉离婚证?
结婚无论多长时间一方可以起诉离婚证,我国法律规定,男女双方要在自愿的基础上结婚。离婚也是一样,男女双方要在自愿的基础上离婚,但同时法律也规定了一方可以向法院起诉离婚。离婚有以下两种方式:
(一) 协议离婚: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准予离婚。双方必须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婚姻登记机关查明双方确实是自愿并对子女和财产问题已有适当处理时,发给离婚证。
(二) 起诉离婚:单方起诉离婚,直接向法院递交起诉状,法院予以立案后,在15日内通知审理时间。一般法院审理时应该经过司法调解,调解不成才判决。但是婚后如果女方在怀孕和哺乳期间,法院是不予以受理离婚起诉的。
可见,一方是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离婚的,但如果女方在怀孕和哺乳期间,法院是不受理的。那么一方向法院起诉离婚的程序有哪些呢?
二、单方起诉离婚的程序有哪些?
单方起诉离婚的程序包括当事人提交诉状、证据;法院决定是否受理;法院调解;调解不成开庭审理;法院判决五个阶段:
(一) 提交起诉状和相关证据:提出离婚诉讼请求的一方首先要向法院提交相关的材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起草民事起诉状;
2、准备诉讼所需要的证据;
3、向有管辖权的法院递交起诉状、身份证、结婚证和部分证据。
(二) 法院决定是否受理该诉讼:
1、立案:人民法院在收到离婚诉讼后,经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立案,并在立案后的5日内将诉讼状副本送达给被告;
2、被告提交答辩状:被告在收到诉讼状副本的15日内应提出答辩状;
3、庭审前准备:审判人员审阅诉讼材料,进行调查研究,收集证据;
4、通知当事人:人民法院应当更换不符合起诉或应诉条件的当事人,通知符合条件的当事人参加诉讼;
5、保全:根据当事人诉讼请求依法进行诉讼保全或先行给付。
(三) 法院对当事人进行调解:
人民法院受理离婚案后,首先应对当事人进行调解。调解产生两个结果:
1、经调解和好:法院调解应当使当事人消除分歧,互相谅解,达成和好协议的,人民法院将协议记录存卷,一般不发给调解书。
2、经调解协议离婚:如果当时人经过调解不愿和好但都同意离婚,那么人民法院应制作调解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并加盖人民法院印章。调解书具有与判决书同等的法律效力
(四) 调解不成法庭审理:人民法院调解不成的,即进行开庭审理。
安排开庭时间:法院安排开庭时间并向双方发送传票;
现实生活当中有一些人员,他们的结婚的时间是非常的短的,但是就是在这么很短的夫妻生活当中存在着一些具体的问题,所以就会选择离婚的,这样的一种方式很多人也会担心,这样的离婚诉讼是不会受益的,但实际上并不是如此的。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江莹莹律师,手机:025863091100
@江莹莹律师简介:女,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2013年通过国家司法考试,2014年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2016年取得律师执业证书后一直从事专职律师。业...More>>
·诉讼离婚一定要请律师吗
我们发现很多夫妻之所以通过诉讼方式离婚,往往都是因为双方就离婚的相关问题产生了争议,此时无法协商一致,就只要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而其中,也有......
·五险一金什么时候开始交?
员工到一个新的公司上班,都会有一个试用期的规定。我们知道,五险一金是公司必须为员工缴纳的保障性福利,有些员工在试用期公司并没有为其缴纳五险一......
·系统内部股权转让印花税如何缴纳
系统内部股权转让印花税如何缴纳一、政策解读(一)、对国税发[2000]60号文件的解读1、职工个人转让所持股份时,其转让收入减除职工取得该股份时实际......
·文字名称商标别人用这个名属侵权吗
文字名称商标别人用这个名属侵权吗?一般情况下是构成侵权的,如果是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是商标侵权。根据......
·解除收养有什么法律后果
解除收养有什么法律后果解除收养关系就是指对拟制的父母子女关系通过一定程序解除父母子女间权利义务关系的行为。解除收养关系将会产生如下的法律效力......
·在租房的过程中
在租房的过程中,涉及到的环节很多,而其中要求注意的也不少。这些对当事人来讲,其实都是很重要的内容,关系到自己的利益问题。那究竟租房要注意什么......
·第二次入职试用期用人单位是否可以要求?
第二次入职试用期用人单位是否可以要求?面对劳动者离职后又重归工作岗位的情形,一种观点认为用人单位不能与之再次约定试用期,否则违反上述法律规定......
·建筑工程质保期与合同不一致应该怎么处理?
建筑工程质保期与合同不一致应该怎么处理?当代社会,建筑工程在我国现实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工程的类型,当然建筑工程的话是有一定的保质期的,......
·自书遗嘱和非婚生子女是否能够继承遗产?
自书遗嘱和非婚生子女是否能够继承遗产?1、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换句话说,婚生子女该有的权利,非婚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