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人财产分割诉讼请求的内容有哪些?
原告:(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文化程度、工作单位、职务、单位地址、户口所在地、住址、电话、邮政编码)
被告:(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文化程度、工作单位、职务、单位地址、户口所在地、住址、电话、邮政编码)
诉讼请求:
事实和理由:
说明:
1、事实和理由部分空格不够用时,可与状纸同样大小增加中页。
2、用钢笔或毛笔书写。
3、起诉状副本份数、应按被告的人数提交法院。
二、老人去世后财产有合法遗嘱的按遗嘱执行
没有合法遗嘱的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规定的同一顺序继承人协商继承。
第十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法所说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法所说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第十一条 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代位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他的父亲或者母亲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
第十二条 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第十三条 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第十四条 对继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人,或者继承人以外的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以分给他们适当的遗产。
第十五条 继承人应当本着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遗产分割的时间、办法和份额,由继承人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有关老人财产的分割处理情况如果发生了矛盾和纠纷的情况下,是可以通过法律程序来起诉进行处理的,有关诉讼请求应当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来进行处理,如果对相关情况的认定存在异议的,或者不同意财产分割情况的,可以向司法机关提出上诉的请求。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江莹莹律师,手机:025863091100
@江莹莹律师简介:女,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2013年通过国家司法考试,2014年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2016年取得律师执业证书后一直从事专职律师。业...More>>
·只有使用权的房屋可以买吗
只有使用权的房屋在房产市场中也存在,因为价格、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也会有购房者想买,那么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只有使用权的房屋可以买吗?......
·拾得遗失物是有权占有吗?
拾得遗失物是有权占有吗?关于遗失物的问题,相信很多人都想知道,因为有时候走在路上,拾得遗失物忽然就会捡到一些东西,而此时又不确定这个东西自己......
·协议离婚孩子归男方,女方是否可以要会孩子
如果是协议离婚的夫妻,那在离婚协议当中我们会发现其中有关于未成年子女抚养问题的协商约定,其中要是协议离婚孩子归男方的话,这种情况下离婚之后,......
·法院抚养费调解不满意怎么办
法院抚养费调解不满意怎么办可以双方协议变更抚养费数额和支付方式,达不成协议。《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离婚......
·婚内做到什么程度算重婚罪?
一、婚内做到什么程度算重婚罪?重婚罪就是在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重婚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与配偶登......
·田地征用补偿新标准是什么
1、征收耕地补偿标准:旱田平均每亩补偿5.3万元,水田平均每亩补偿9万元,菜田平均每亩补偿15万元。2、征收基本农田补偿标准:旱田平均每亩补偿5.8万元......
·政府以危害国家公共安全为理由,不进行信息公开怎么办?
政府以危害国家公共安全为理由,不进行信息公开怎么办? 一、政府以危害国家公共安全为理由,不进行信息公开怎么办? 依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
·用人单位的劳动者的劳动关系如何成立?
在市场关系如此错综复杂的今天,劳动关系成为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很敏感的话题,劳动关系象征着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雇佣关系,也证明着二者之间的身......
·吸毒构成犯罪的处以几日拘留
构成犯罪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拘留措施,最高期限不超过37天。吸对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经过审查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
·债务是否可以免除
债务是否可以免除现实生活当中,债务关系双方当事人发生债务关系之后,债务是否可以免除?如果债务可以免除,免除债务有什么后果呢,对债权人、债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