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年来网络的普及,也随着其特有的匿名性而发展出了网络暴力
一、网络诽谤的认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解释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46条第1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可构成诽谤罪。
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则不问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或者被转发次数,即可直接认定为“情节严重”,同时规定两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也认定为“情节严重”。
二、网络诽谤的定罪标准
一年内多次实施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行为未经处理,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转发次数累计计算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定罪处罚。
利用信息网络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破坏社会秩序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编造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虚假信息,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起哄闹事,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四)项的规定,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以在信息网络上发布、删除等方式处理网络信息为由,威胁、要挟他人,索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实施上述行为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的规定,以敲诈勒索罪定罪处罚。
违反国家规定,以营利为目的,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删除信息服务,或者明知是虚假信息,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发布信息等服务,扰乱市场秩序,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非法经营行为“情节严重”,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四)项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一)个人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
(二)单位非法经营数额在十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
实施前款规定的行为,数额达到前款规定的数额五倍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
综上可知,即使是在网络上进行诽谤,只要对当事人造成伤害,都不能逃脱法律制裁,针对“网络诽谤如何处理”的问题,只要符合法律定罪标准,即诽谤信息被阅读达到一定次数,则可认定为诽谤罪,情节严重与否则视传播范围而定,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江莹莹律师,手机:025863091100
@江莹莹律师简介:女,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2013年通过国家司法考试,2014年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2016年取得律师执业证书后一直从事专职律师。业...More>>
·网上开赌场怎么判刑?有什么标准?
网上开赌场怎么判刑?有什么标准?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计算机网络的依存度也越来越高,这样一来,除了线下赌博,有的人甚至想要......
·绑架绑错了人是既遂吗
该行为构成绑架罪,是既遂。绑架罪,是指勒索财物或者其他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绑架他人的行为。所以,绑架对象错了并不影响定罪量刑,......
·国家赔偿法的进步有哪些?
国家赔偿的范围是国家赔偿法的核心问题,新法的修订历时5年、经4次审议,那么国家赔偿法的进步有哪些?它不仅承认了国家赔偿归责原则多元化、取消了申......
·机动车号牌安装规定有哪些
机动车号牌安装规定有哪些一、机动车号牌安装规定有哪些?1、牌照安装要保证牌照无任何变形和打孔,并基本垂直于地面,其误差小于15度;2、牌照安装时......
·银行存款证明解冻如何进行
银行存款证明解冻如何进行在我们进行办理出国留学等事情的时候,一般是需要进行办理银行存款证明的,无论是在办理还是解冻的时候,都是有一定的流程的......
·交通事故责任鉴定书非得要两个人都签字吗
交通事故发生后,交警会在第一时间赶到事故现场,查看现场调查取证,然后在期限内,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以明确当事双方在事故当中的责任,相......
·什么是亲子鉴定?
什么是亲子鉴定?每个人都有做亲子鉴定的权利,无需申请,但是首先要明确您做亲子鉴定的的目的:1、司法亲子鉴定。如果是报户口、公证、打官司,那要做......
·陕西省国家征地补偿标准是什么
陕西省年国家征地补偿标准是什么农村土地征收补偿标准由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青苗补偿费构成。一、土地补偿费土地征收的土地补偿费是如何计算......
·集体企业改制问题有哪些
集体企业改制问题有哪些?我国为了预防国有资产的流失对集体企业进行了改制,改制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那么集体企业改制问题存在有哪些呢?面对这些问题......
·离婚财产申报表范本要按什么原则来进行填写?
离婚财产申报表范本要按什么原则来进行填写?填写的原则是:强制申报原则;如实申报原则;保密原则。夫妻如果协议离婚涉及到财产分割问题的,需要到当地......
·退休后返聘是否属于劳动关系?
退休后返聘是指员工在单位工作已经达到退休年龄,在办理了退休手续之后又重新回到原单位工作的情况。我们知道,劳动者为单位工作,双方就具有劳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