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退不到1年的员工应该补偿吗?
一、辞退不到1年的员工应该补偿吗?
需要看公司辞退你的理由是否合法。如果是不合法的,你可以选择要求单位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支付经济补偿金和赔偿金。补偿金按照一个月的工资计算,没有提前通知的,还应当支付一个月工资作为待通知金。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有11种情形:
1、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2、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3、用人单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4、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5、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6、用人单位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劳动者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7、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致使劳动合同无效,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8、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致使劳动合同无效,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9、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10、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11、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辞退怀孕员工怎样赔偿?
国家对孕期女职工的权益保护做出了明确的保护,如果用人单位违反规定做出非法辞退,孕期职工有权申请以下赔偿:
1、违法解除劳动关系赔偿金:相当于2倍的经济补偿金
计算方式:工作年限×离职前12月的平均工资×2倍(详见《劳动合同法》第42、47、87条)
2、怀孕、产期、哺乳期“三期”工资
3、工资和加班工资(如有拖欠)应一并发放。
《劳动合同法》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中也有规定,不得在女职工怀孕期、产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资,或者解除劳动合同。女职工在怀孕期间,用人单位不得在正常劳动日以外延长劳动时间;对不能胜任原劳动的,应当根据医务部门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劳动。
综合上面所说的,辞退员工就是属于用人单位所拥有的权利,但对于这个权利要有合法的理由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只要用人单位无故的辞退,不管劳动者工作多久都有权利得到属于自己的补偿,而对于补偿的标准就会按劳动者工作的年限和收入来进行支付。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江莹莹律师,手机:025863091100
@江莹莹律师简介:女,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2013年通过国家司法考试,2014年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2016年取得律师执业证书后一直从事专职律师。业...More>>
·民法合同诉讼时效是几年
民法合同诉讼时效是几年?合同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
·工程质量要求合格证的标准是什么?
工程质量要求合格证的标准是什么日常生活当中各种工程建筑,每天都发生在我们身边。工程完工以后,您最关注的问题就是工程质量,工程质量的好坏也是国......
·在我国诉讼离婚多久能拿到离婚证?
在我国诉讼离婚多久能拿到离婚证?一般而言,法院审理案件应当严格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要求来做:立案之日起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收到之......
·职务侵占罪判缓刑可以吗
不少犯罪分子在最后量刑的时候都希望能够适用缓刑,这样就不用在监狱里面执行刑罚了,但并不是所有的刑事犯罪最后都能适用缓刑。对于职务侵占罪来讲,......
·民间借贷合同履行地怎么确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十八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条规定......
·偿还利息是否引起诉讼时效中断
偿还利息是否引起诉讼时效中断可以导致诉讼时效中断,根据民法通则第140条的规定,中断诉讼时效的事由包括提起诉讼(起诉)、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请求)或......
·湖南省征地补偿新标准的规定
湖南省征地补偿新标准的规定征地补偿是征地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决定了征地工作的进程。由于征地影响到了现有土地使用人对土地的使用利用情况,因......
·一、在中国犯重婚罪要坐几年牢?
一、在中国犯重婚罪要坐几年牢?重婚罪是指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所谓有配偶,是指男人有妻、女人有夫,而且这种夫妻......
·解除劳动关系怎么赔偿金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通过一系列笔试和面试后,终于顺利入职,这时我们需要签订合同,来确定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的劳动关系。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
·老人立好遗嘱可以涂改么
老人立好遗嘱可以涂改么?立好遗嘱后可以涂改变更遗嘱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第一千一百四十二条【遗嘱的撤回、变更以及遗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