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莹莹律师
债权债务婚姻家庭合同协议公司法务
房产买卖侵权赔偿刑事辩护联系我们
首页 >>法律知识

先诉抗辩权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先诉抗辩权无效的情形有哪些?在债权债务关系中,当债务违约发生后,担保人承担连带责任。当然,担保人履行义务的同时也享有权利,其中就包括先诉抗辩权。担保人通过行使抗辩权,可以拒绝债权人的主张,但是这必须在一定条件下,否则就可能失效。那么先诉抗辩权无效的情形有哪些?下面请看我们给出的这篇文章。
  一、先诉抗辩权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我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七条规定:“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为一般保证。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者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对债权人可以拒绝承担保证责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证人不得行使前款规定的权利:1、债务人住所变更,致使债权人要求其履行债务发生重大困难的;2、人民法院受理债务人破产案件,中止执行程序的;3、保证人以书面形式放弃前款规定的权利的。”
  二、先诉抗辩权的履行效果是什么?
  先诉抗辩权的行使将产生下列效果:1、因先诉抗辩权具有延缓性和阻却性,所以先诉抗辩权的行使使债权人的履行请求受阻,保证人暂不承担保证责任;2、先诉抗辩权有效行使后,到强制执行主债务人的财产无效果前,保证人不负履行迟延责任;3、在前述时期,债权人不得以其对于保证人之债权而对保证人为抵销,抵销者无效;4、保证人行使先诉抗辩权后,债权人就主债务人的财产已为强制执行,但未能全部满足债权时,可就剩余部分向保证人请求履行,此时即使债务人的财产已有显著改善并足以清偿剩余部分时,保证人也不得再次进行先诉抗辩。5、保证人行使先诉抗辩权后,债权人有义务先对主债务人的财产强制执行,否则日后债权得不到清偿的后果将自行负责。关于这一点,大陆法系多数国家的立法都有规定。6、共同保证人行使先诉抗辩权的效果、所谓共同保证,是数个保证人就同一债务担任保证人。如果共同保证人与主债务人之间承担连带保证责任,则共同保证人无先诉抗辩权可言。综上所述,担保人可以在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伤害的时候,依法履行抗辩权,要求债权人向债务人追偿债务。先诉抗辩权无效的情形包括债务人因地址变更联系不上的,或者担保人放弃抗辩权的等等。抗辩权是担保人维护合法权益的一种重要手段,没有特殊情况不应该放弃。
  
  
  
总结:先诉抗辩权无效的情形有哪些?在债权债务关系中,当债务违约发生后,担保人承担连带责任。当然,担保人履行义务的同时也享有权利,其中就包括先诉抗辩...#南京律师 #南京债务律师 #南京离婚律师 #南京刑事律师 #www.nj64.com
江莹莹律师

主办律师

025863091100

#江莹莹律师简介:女,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2013年通过国家司法考试,2014年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2016...More>>

·拒执罪立案侦查程序怎样办理的
      一、拒执罪立案侦查程序怎样办理的(一)人民法院对需要追究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妨害公务罪,非法处置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罪等刑事责任人员线索,以及符合司法拘留条件,但行为人逃匿,需......


·行政诉讼的判决结果有哪些?
      行政诉讼的判决结果有哪些?一、行政诉讼的判决结果有哪些第一审行政判决书的判决结果有:1、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2、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为;3、判......


·一、宁波离婚小孩最低抚养费如何计算?
      一、宁波离婚小孩最低抚养费如何计算?子女抚育费的数额,考虑以下三个方面:①子女的实际需要;②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③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离婚后,不和子女一起生活的父/母一......


·民事诉讼再审时效是怎么规定的?
      民事诉讼再审时效是怎么规定的?《民事诉讼法》修订后,申请再审期限改为六个月。原《民事诉讼法》规定申请再审期限为两年。《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五条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


·众所周知,员工在进入单位之后,必须要签订劳动合同,从而建立合
      众所周知,员工在进入单位之后,必须要签订劳动合同,从而建立合法的劳动关系,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用人单位并没有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在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形成了事实劳动关系......


·老板可以因为员工考研就辞退员工么?
      老板可以因为员工考研就辞退员工么?一、老板可以因为员工考研就辞退员工么?不可以因为员工考研就辞退,需要支付经济补偿,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6条规定,用人单位按照上述第36条、第40条......


先诉抗辩权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江莹莹律师
主办律师
025863091100
www.nj64.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好友

江莹莹律师
©Copyright 2007-2022
首页.|.律师简介.|.法律咨询.|.联系方法
联系电话:02586309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