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股权转让办法
上市公司股权转让办法 股权转让操作方式
股权在本质上是股东对公司及其事务的控制权或者支配权,是股东基于出资而享有的法律地位和权利的总称。具体包括收益权、表决权、知情权以及其他权利。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转让出资的方式有两种:
一、是股东将股权转让给其它现有的股东,即公司内部的股权转让;
二、是股东将其股权转让给现有股东以外的其它投资者,即公司外部的股权转让。这两种形式在条件和程序上存在一定差异。
1、内部转股:出资股东之间依法相互转让其出资额,属于股东之间的内部行为,可依据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变更、股东名册及出资证明书等即可发生法律效力。一旦股东之间发生权益之争,可以以此作为准据。
2、向第三人转股:股东向股东以外的第三人转让出资时,属于对公司外部的转让行为,除依上述规定变更公司章程、股东名册以及相关文件外,还须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变更登记。
对于向第三人转股,公司法的规定相对比较明确: 在新《公司法》第七十二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
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两个以上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协商不成的,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出资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
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这是关于公司外部转让出资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包含了以下特殊内容:第一,此处是以人数主义作为投票权的计算基础。我国公司制度比较重视有限公司的人合因素,此处故采用了人数决定,而不是按照股东所持出资比例为计算标准。第二,以其它股东作为计算的基本人数,是除转让方以外股东的过半数。
股权转让的实施,实践中可依两种方式进行,一、是先履行上述程序性和实体性要件后,与确定的受让人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使受让人成为公司的股东,这种方式双方均无太大风险,但在未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之前,应签订股权转让草案,对股权转让相关事宜进行约定,并约定违约责任即缔约过失责任的承担;另一种方式转让人与受让人先行签订股权转让协议,而后由转让人在公司中履行程序及实体条件,但这种方式存在不能实现股权转让的目的,以受让人来说风险是很大的,一般来说,受让人要先支付部分转让款,如股权转让不能实现,受让人就要承担追回该笔款项存在的风险,包括诉讼等。
虽说法律提倡上市公司股权转让以自由为基础,但还是存在股权转让的限制条件,对此我们要有一定的认知。所以在进行上市公司股权转让交易之前,我们应该对此方面的法律知识进行温习,了解股权转让的过程,以免出现一些不必要的情况。希望了解上市公司股权转让办法后,您能够对股权转让有正确的认识,少走弯路。
总结:上市公司股权转让办法股权转让操作方式股权在本质上是股东对公司及其事务的控制权或者支配权,是股东基于出资而享有的法律地位和权利的总称。具体包...#南京律师 #南京债务律师 #南京离婚律师 #南京刑事律师 #www.nj64.com
#江莹莹律师简介:女,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2013年通过国家司法考试,2014年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2016...
More>>
·对欠钱总拖不还怎么办才合理
对欠钱总拖不还怎么办才合理?1、到法院起诉欠债人,提交诉状。2、法院受理后,会给欠债人发传票,首先进行调解。3、调解失败后,开庭受理,法院会发出第二张传票,确定开庭时间。如果欠债人“缺......
·对于很多家庭而言,买房其实都是一件大事,毕竟此时往往都是倾尽
对于很多家庭而言,买房其实都是一件大事,毕竟此时往往都是倾尽一家所有的钱才能够勉强购买一套房产。而作为购房者在买房前其实也需要做好相应的准备,这样才能避免日后给自身利益造成损失。那......
·专利权的客体有实用新型吗?
专利权的客体有实用新型吗?一、专利权的客体有实用新型吗?专利权的客体有实用新型,专利权客体类型有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
·房屋质量问题包括哪些?
在购房的过程中,最担心的就是自己所购买的房屋出现质量问题。而要是真的不幸出现房屋质量问题的话,需要先判断该问题属于什么样的房屋质量问题,之后再来确定业主如何维权。而实践中,房屋质量......
·通常打架派出所怎么处理?
随着21世纪的改革开放,我国也面临了许多的变化,国家综合国力越来越强,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可是也有些负面的社会现象存在,比如贫穷依然在侵蚀着中国的某些家庭,社会治安也......
·劳动合同试用期一般是多久
只有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签订的劳动合同里面,才会有关于试用期的约定。当然,是否进行试用期约定由当事人协商之后确定,法律没有作出强制性要求。那通常情况下劳动合同试用期是多久呢?详细内......
上市公司股权转让办法
江莹莹律师
主办律师
025863091100
www.nj64.com
|